自定内容
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
文章正文
传统插花丨宁波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7-10-19 17:07:39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
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具有深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,是中国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。传统插花工艺在宁波地区分布广泛,几乎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插花,且融入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,是民间百姓表达主观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。宁波地区得天独厚的江南沿海地域特色和民间传统文化,蕴育出了独具东方传统特色的插花艺术。

宁波插花艺术历史悠久,可以追寻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。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两件刻纹陶块,一块砖形陶块(残)一侧饰芽叶纹图案,另外一块马鞍形扁方陶块,一方形框上刻五叶纹图案,五叶粗壮有力,生意盎然,将花卉艺术追溯到7000年前。

宋朝插花艺术开始盛行,在南宋明州(今宁波)人楼璹画的《耕织图》上,有一幅祭神的图,神案上即有一对插着花的花瓶。

日本大德寺和美国波士顿美术馆、弗利尔美术馆分别藏有南宋时期宁波地区的民间佛像画家周季常、林庭的《五百罗汉图》,图中出现了许多插花供佛的情景。宁波天童禅寺、阿育王寺等的佛前供花传到日本,被日本誉为“圣地”。明代是插花艺术复兴、繁荣、昌盛和成熟时期,在技艺上、理论上都形成了完备的系统的体系。晚明鄞县人屠隆著有《考槃余事》一书,里面有章节专论瓶花,讲述了瓶与花的搭配、宜忌,对于瓶花的要求要像画家写生一样才好看。清代初期的插花仍沿袭明代传统风格,宁波清人有歌咏《瓶花》的诗,在晚清的照片里也可以看到插花的场景。几千年的历史渊源,插花艺术在宁波地区广泛流传、传承至今。


宁波传统插花具有典型的东方特征,插花工艺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。工具简单,主要包括花、容器和花插,以各类鲜花做为主要素材,利用剑山和撒等花插,固定在瓶、盘、碗、缸、筒、篮六大花器内,造化天地无穷奥妙,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,艺术性强,令人爱不释手。传统插花通过对花材形态特征、生态习性的观察与感受,萃取精华,倾注情感,采用比兴手法,运用花材的寓意和象征性或谐音、谐意等,借以表达作品的主题内涵与神韵意趣,以有限的形象表达无穷的景外之景、弦外之音,充分表现了构思上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深邃的意境之美,这种运用诗的意境、画的构图的创作手法,大大增强了作品含蓄而又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与雅俗共赏的多样性,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特点。

传统插花按不同角度可分为以下几种:一是理念花,花型以瓶插花为主,宋代兴起将儒、道、佛三者结合,提出了“天人合一”的哲理思想,将花人格化,影射人格、哲理。二是心象花,造型不固定,花材随意性颇大,心象花盛行于元代,插花有禅悟之意,颇具抽象之艺术美。三是自由花,花型虽无定型,自由发挥但布局却讲求章法,花材广泛,重天然意趣与韵味,简洁飘逸、清雅脱俗。四是写景花,写景花源自盆景栽植。多为浅盆插作,花型多为直立或并列,盛行于清代。五是篮花,用编织的篮子作容器来插花,在中国古代十分流行,篮花造型自由、花型多变,花材既可用格调高韵的梅、兰、菊、竹等,也可用时令性强的季节花,还可加入些蔬果药材,现代篮花更成为礼仪用花。

建国后,特别是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,随着改革开放和花卉园艺事业的发展,传统插花这门古老的艺术逐渐复苏和发展。但受社会环境变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等因素影响,传统插花发展缓慢,存在重视关心支持力度不大、普及宣传教学相对滞后、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、组织机构作用发挥不大、传统插花相对萎缩等一系列问题。

蓝海绿业集团依托自身园林行业的优势,聘请公司总裁助理秦雷(现为中国首批插花花艺大师)担任传承人,依托公司传承基地,大力推进传统插花保护,加强传统插花艺术的拯救和研究;培养出王存周、张素珍等一批传统插花传承人;广泛开展宣传、普及、推广传承活动,参加第29届北京奥运会、第13届残奥会、第九届中国(北京)国际园林博览会、第11届中国菊花展览会、第三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、第八届花卉博览会等具有影响的活动,承办2014宁波市“鄞州园林杯”高级插花员职业技能大赛,大力弘扬传统插花艺术;公司投资建设的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中国插花艺术馆主体建筑已于2014年12月结顶,预计2015年下半年实现公益对外开放,将为传统插花这门古老艺术搭建良好的传承平台。